粒度測量結果證實,兩種鐵制劑的粒度分布均較窄,如圖1和圖2所示,結果見表4。
圖3顯示了兩種含鐵的納米顆粒樣品的2D q-maps,背景測量采用MilliQ純水。2D圖像中的白色條是抹除的光束阻擋器。右側為1D曲線的360°積分。所有曲線均進行歸一化擬合。
圖4為三羧酸鐵麥芽糖的結果,從圖4a可以看出,所擬合的曲線與實驗曲線吻合較好。這也反映在p(r)-函數(即PDDF對距離分布函數)的疊加圖上(圖4b),圖上只有細微的差異。數據顯示,三羧酸麥芽糖為球形,dmax為14 - 15nm(圖4b和c), dmax為此樣品的粒徑。通過查閱文獻,得到的三羧酸鐵麥芽糖的三維結構模型(6),與測量結果吻合較好。
圖5為蔗糖鐵的測量結果,測試使用的數據分析軟件包與三羧酸麥芽糖樣品相同。測試的近似曲線與實驗數據非常吻合(圖5a)。圖5b和c顯示蔗糖鐵為棒狀顆粒,長度約為14 nm,寬度約為3 nm。以蔗糖鐵樣品為例,dmax為細長顆粒的長度,而p(r)-函數最大值后的拐點為寬度。圖5d顯示了非均一圓柱(實線)和均一圓柱(虛線)的p(r)函數。通過對比圖5b和d可以看出,測量的波動由圓柱軸的不均勻性造成。
結果顯示,麥芽糖鐵的pH值為5.2,測得的zeta電位為6.8 mV(表5為連續三次測量的平均值)。圖6為羧酸鐵麥芽糖的zeta勢分布。
蔗糖鐵的zeta電位(29.5 mV)很高,表明該制劑具有良好的膠體穩定性。相比之下,鐵羧麥芽糖的zeta電位(6.8 mV)較低,表明該制劑更容易沉積或聚集,因此其貨架期比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