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協昌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已認證
蘇州協昌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已認證
雖然新廠區裝修尚未收尾,但生產車間內機器設備早已運轉如常。今年初從蘇州工業園區跨春路搬到夷陵山街以來,蘇州協昌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經營兩旺,國內外的訂單紛至沓來,絲毫未受疫情影響。
蘇州協昌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協昌”)是一家致力于工業除塵系統的研發制造并提供相關技術支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是中國環保機械行業的骨干企業。其袋式除塵產品廣泛應用于鋼鐵、電力、水泥、垃圾焚燒等行業,多年來為我國“藍天工程”作出積極貢獻。其核心技術——智能化袋式除塵系統物聯網控制技術及工程應用獲環保部2020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二等獎。“協昌”品牌的袋式除塵器配件,市場占有率近25%,徹底打破了行業的進口壁壘,與國外先進品牌“媲美”。
1992年,公司創辦時,從單一做袋式除塵配件開始,發展到如今集系統設計、智能化改造、設備運維于一體的解決方案供應商……產業鏈不斷延伸,科技含量越來越高。協昌的發展歷程,正是蘇州制造業的一個縮影。“始終不渝地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搶抓機遇,加速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是協昌逐步成長為民族品牌企業的重要抓手。”該公司董事長劉偉東介紹說。
“30年前,中國的除塵產品有80%依靠進口,進口一個電磁脈沖閥要9000塊錢,在當時可以造一幢樓房。”劉偉東回憶道。劉偉東是協昌的創始人,也是中國工業體系從貧窮落后到富強壯大的見證人。公司初創時異常艱難,缺技術更缺人才,“唯有技術創新,才是制造業的出路。”劉偉東說,“改變現狀、發展自有品牌”這個信念堅定,協昌便通過緊緊抓住“創新”與“服務”兩大關鍵詞,在國內同行中最早建立實驗室,組建自己的研發團隊,用自行車馱來“星期天工程師”,克服各種困難,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在國外技術壟斷的條件下,努力堅持自主研發,不斷進行技術創新。
同時,“工匠精神”是協昌多年來堅持的自我要求,以制造工藝品的耐心與細致,做好每一件產品,所有零部件都必須精益求精。長期以來,協昌與東北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保持著緊密合作關系,通過“產、學、研、用”有機結合,開發新產品,提高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推廣和應用能力,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推動力。公司先后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蘇州市級企業技術中心”“江蘇省袋式除塵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擁有50余項專利技術及8項軟件著作權,其中發明專利14項,多次承擔省市研發項目,主導和參與行業標準的草擬與修訂。目前,公司研發團隊中,全日制研發人員占總職工人數的27%。
走進協昌的生產車間,現代化、智能化的設備讓人眼前一亮:全自動給料機、加工中心、等離子切割機、全自動鉆孔設備、閥瓣螺母擰緊裝置……每一道工序都向自動化、智能化改進,為工序精準高效創造了條件。
為占領行業至高點,2016年,公司將物聯網技術與袋式除塵技術結合,開發出煙塵治理袋式除塵運行管理云平臺及袋式除塵用智能電磁脈沖閥,實現了袋式除塵智能配件零的突破,推動了袋式除塵行業智能化進程。
“傳統的電磁脈沖閥,主要通過人工巡檢,才能發現故障并進行排除。”從大學畢業就進入協昌工作至今,市場營銷副總監羅惠芳對公司每一步創新都了然于胸。為解決用戶電磁脈沖閥人工巡檢中耗時費力、還受人為因素影響的痛點,協昌自主研發了“智能電磁脈沖閥”,實現了對閥集群中各電磁脈沖閥工作狀況在線實時呈現及歷史數據查詢、故障自動報警、運行參數自動調節,實現了電磁脈沖閥全生命周期管理。該技術可替代人工巡檢,解決了袋式除塵器低阻運行和合理用氣的問題,節能效果明顯。如今,該成果已在電力、垃圾焚燒、鋼鐵行業得到應用,并已列入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2020年版)。
協昌總經理劉瑾說:“在此基礎上,協昌將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基于已建成的云平臺系統,逐步完善基礎技術建設,同時在煙塵治理行業橫向擴展,力爭在2023年完成“煙塵治理環保島”系統,實現一體化的煙塵治理”。
(本文轉自蘇州日報
作者:蘇報融媒記者 陳秀雅)
最新動態
更多
虛擬號將在 秒后失效
使用微信掃碼撥號